关于中秋节的名言名句和古诗(69句)

编辑:daniel

关于中秋节的名言名句名段传说和故事1

1、1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2、“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3、3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

4、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翘曲的飞檐主要功能是:(B)

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6、1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7、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8、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3“陛下”是古代人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10、3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时称为“家兄”、“家姐”,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

11、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12、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13、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14、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有关中秋的来历与诗句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南内环那·

15、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D、吴道子的画

16、答案:(B)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17、第六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18、“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是由(B)提出的。

19、*纸没发明之前,古人在青皮竹片上刻字,为了使竹片干燥、易于修改,就在火上烤,竹片里的水分渗出来后就像出汗一样,因此把这样的竹片叫“汗青”。整部书刻完定稿后,就削去青皮,书于竹白,谓之“杀青”。

2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22、人物传记方面,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我倾力推荐。这本传记从文学、艺术、政治、信仰、生活等角度全方位的向孩子展现了一个融儒、释、道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的苏东坡,他乐观的天性,天才般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以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这本书,孩子必不能放过。另外,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所著的传记杰作,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三十本好书”之一的《名人传》(傅雷译本),在孩子闲暇时也应当读读。只要打开书,孩子可以“感受生命的烈火扑面而来”,读完“如受神光烛照,奇迹般突然振作”,它可以给予孩子不可摇撼的坚强意志和非凡勇气。这样提气提神的名著也是不可多得的。

23、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A、 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24、 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里的“锦城”、“锦官城”指的都是哪一个城市:(B)

25、4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26、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27、在元未,天灾人祸连连,民不聊生,蒙古人对中原汉人的统治也更为严厉。为防止汉人造反,还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些奴化政策,激起了汉人的不满,民间反抗情绪强烈,各地都在酝酿起义,相约“杀鞑子”,推翻元政权。

28、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

29、2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30、再之后,每年的“七月半”,祖父都要给去世的先人“烧包袱”。我从祖父哪里得知所谓的“包袱”,就是通过焚烧祭祀的方法寄到阴间给先人维持体面生活的花销钱。为了能够准确及时地把丰厚的纸钱寄到先人手中,祖父会拿着一支旧毛笔沾着气味刺鼻的墨汁,一遍又一遍地在黄色的草纸封面上写下先人的名讳和祭祀语。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从起初的旁观看热闹,到递纸折印添墨,最后在祖父的要求下,开始用狗爬一样的毛笔字,在“包袱”的封面上涂鸦先人的名讳。我乐意参与这些习俗事务,祖父是非常欣慰的,至于我字迹丑陋,写错行列,丢三落四之类的小毛病,他也就一概不管了。每年提前半个月我们就要开始动手买纸、折纸、写字,夏日的农村堂屋里,偶尔会儿凉风轻轻吹来,我和祖父两人围着“堆纸如山”的八仙桌埋头苦干,祖母拿着有些裂开的蒲扇在一旁给我打扇,时常还会有几个同族的邻居站在一旁观看点评,和祖父祖母说着家长里短。若干年过去了,这一幕依旧是我乡村童年生活为数不多的深刻印记。

31、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32、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 用泥制陶的事实

33、A.50元  B.100元  C.200元

34、     *在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看见上面刻着字,就觉得很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35、A、用途; B、材质; C、产地; D、使用人群。

36、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鉴真则是东渡,把佛法传到日本。

37、《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8、1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D)

39、解释:“鄂尔多”在蒙语中是“宫帐”的意思;“斯”是表示复数的词,即“很多”。传说700多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大军西征时,路过水草肥美的一片高原,勒马沉思良久,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出为自已死后选择墓地的这一段话。成吉思汗死后,这位叱咤风云的伟人就被安葬在这里。从此,这片高原有了名字,叫“鄂尔多斯”。因为成吉思汗的灵柩最初安放在8座白色的宫帐里。

40、4"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B)

4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42、“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

43、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44、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5、《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A、孙武  B、孙膑

46、后来有了笔,于是,简牍上的字可以不用刀刻而用笔写了。那时候,人们写文章常常用毛笔把初稿写在竹青上因为竹青光滑,要修改只须揩去就行了,初稿改定后,就削去竹青,把定稿写在竹白上。这一道手续也叫“杀青”。

47、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

48、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49、A、《诗经》B、《陌上桑》C、《楚辞》D、《孔雀东南飞》

50、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

51、4"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

5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53、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C)

关于中秋节的名言名句名段传说和故事2

1、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A)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吏部 

4、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关于中秋节的名言名句名段传说和故事)。

5、25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他有一首词是专门描写宋代杭州的,其中描写杭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词是:(A)

6、译文: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8、*西湖白堤,位于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俗称“白沙堤”,长约一公里,相传白居易为此写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关于中秋节的名言名句名段传说和故事

10、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

11、1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12、3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B)

13、答案:(A)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虚岁73岁;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虚岁84岁。连圣人和亚圣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5、1“双簧”是我们一门独特的曲艺艺术,它得名于:(A)

16、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公元前520——公元前456年),政治家,外交家,中华儒商之祖,官至鲁、卫两国之相。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三年,共守六年。《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