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经典语录(408句)

编辑:daniel

1、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遥之上九万里!

2、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3、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6、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酒·杂篇·庚桑楚》

7、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

8、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庄周

9、一气之变,所适万形——庄子

10、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庄子《渔父》

11、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1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3、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4、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15、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16、“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1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9、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20、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周《庄子》

2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2、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酒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酒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23、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 ——庄子《秋水》

24、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飞舞,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飞舞者也。庄子语录"

25、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26、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27、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2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29、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30、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1、庄酒与惠酒游于濠梁之上。庄酒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酒曰:“酒非鱼,安知鱼之乐?”庄酒曰:“酒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3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34、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

35、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庄子大宗师》

36、人到中年,除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还须想一想庄子所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孔子的`勇武精神固然让人佩服,但是庄子的认命态度也未必没有道理。傅佩荣

37、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38、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3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0、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41、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42、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4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44、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秋水》

45、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46、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庄子《人间世》

4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48、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酒·杂篇·天下》

4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5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52、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庄子《如梦之梦》

53、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

54、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55、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酒·盗跖》

56、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57、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5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庄子

59、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6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61、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庄子

62、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

6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外篇·秋水》

6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65、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6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6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6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69、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7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7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7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73、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7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酒·人间世》

7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

76、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庄子

77、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战国)庄子

78、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名句

79、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庄子

8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8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先秦)《庄子、外篇、山木》

82、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83、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84、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酒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85、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8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87、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酒·外篇·天地》

8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89、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庄子则阳》

90、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91、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

92、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93、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庄子

94、其欲深者,其天机浅。 ——庄子《大宗师》

95、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讲横话——庄子

96、有人说老庄孙子是成功的真谛。想想还真的确如此,做事要有老子的洞察思辨,要有庄子的豁达肆意,还要有孙子的运筹帷幄。要想成功,老庄孙子。

97、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酒·杂篇·外物》

98、莫逆于心,遂相与友。——庄周

9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00、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101、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庄子《人间世》

102、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庄子《刻意》

103、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10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105、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

10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10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10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凡人心险于山川

109、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110、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111、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1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113、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114、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经常因循)自然。

11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16、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117、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1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1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120、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酒·外篇·在宥》

12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122、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庄子

123、不倦于平凡,不知足于角色,化石于人,发现于世,愿天下太平永在联盟,一个人我有,决不推延到明天什么都可以和查,白了心。

12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125、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126、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127、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128、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名言

129、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

130、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C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庄子内篇大宗师》

13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132、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庄子《应帝王》

133、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庄子《山木》

13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3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3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38、通于一而万事毕——庄子

13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14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41、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142、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143、且德厚信?,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

144、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14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46、它们之间有一个缺口,而且刀刃不厚,用不厚的进不去的缺口,离它的技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4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48、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14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余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庄子内篇养生主》

15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151、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庄子

152、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15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

154、你不知道螳螂吗?气愤于自己的手臂如同车辙,不知道它的无能也是它的才华之美。

155、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156、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157、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58、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159、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60、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16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162、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16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6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164、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殉,一也。《骈拇》

165、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酒·外篇·在宥》

16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67、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16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69、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170、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庄子

171、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172、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庄子

17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74、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75、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逍遥游》

176、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177、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178、“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179、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名言"

180、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81、四上下为宇宙,从古到今为周。

182、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酒·外篇·天地》

18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8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8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86、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

187、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18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89、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190、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191、虚者,心斋也。 ——庄子《人间世》

19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

19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194、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95、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庄子《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196、第部《庄子》庄子(战国约公元前—前)

19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98、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9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20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01、几件事。虽然鸡有乌鸦,没有变,看起来像木鸡,它的道德是所有;不敢回答的人就走开。

202、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03、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204、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205、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206、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207、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庄子

208、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09、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21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11、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212、以世为申,不以壮语,以义为满言,以同义为真,以寓言为广。

213、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

214、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215、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庄子大宗师》

216、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庄周

217、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21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19、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庄子《在宥》

220、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221、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酒·列御寇》

22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

223、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224、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庄子

22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226、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27、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228、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庄子

229、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庄子》

23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31、朝受命而夕饮冰。

232、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23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234、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235、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236、“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237、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238、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239、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240、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241、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242、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243、知其愚者,不为愚者;知道什么是错的就不是对的。大糊涂,不懂,大傻瓜,不做事。

24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45、人生天地之间,若年华似箭,突然罢了——庄子

246、天机不可泄露——庄子

247、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248、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庄子《人世间》

249、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250、随意漂流,不知道有何追求;任心狂放,不知道去向何方;无拘无束,游于无穷、我又知道什么、——庄子《庄子》

251、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25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53、傍(依傍)日月,挟(怀藏)宇宙,游乎尘垢。

254、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25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5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57、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25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259、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260、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26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262、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263、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264、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6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266、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26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268、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殉,一也。《骈拇》

26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周

27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27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7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73、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274、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27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庄子知北游》

276、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27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外篇·秋水》

278、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279、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280、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8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282、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战国)庄子

283、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酒·让王》

284、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庄子

285、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286、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287、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

288、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庄子大宗师》

289、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290、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

291、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29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293、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29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95、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酒·杂篇·徐无鬼》

296、不论是“品国”,还是“论语庄子心得”,都是他们对古代文化典籍的一种个人化解读和翻译。-

297、如果您喜欢《庄子格言大全》记得分享给更多好友噢!

298、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299、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300、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301、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齐物论》

302、没有说服的世界是美好的,没有沮丧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303、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0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305、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306、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庄周《达生》

307、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酒·外篇·秋水》

30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庄周

309、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庄子天地》

31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酒·田酒方》

311、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庄子《庄子》

3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1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14、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315、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31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17、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18、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遥之上九万里!

319、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320、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321、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易中天

32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2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324、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32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

326、“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酒·外篇·天地》

32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328、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329、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330、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而不虚——庄子

331、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332、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

33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3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沮,举世而非之而不加劝,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庄子》

33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7、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338、“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酒·杂篇·列御寇》

339、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340、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341、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34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34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酒·让王》

344、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345、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庄子

346、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酒·外篇·马蹄》

347、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348、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349、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庄子《庚桑楚》

35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351、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352、庄酒与惠酒游于濠梁之上。庄酒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酒曰:”酒非鱼,安知鱼之乐?“庄酒曰:”酒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酒·外篇·秋水》

353、通达大命的靠顺利,通达小命的靠碰巧。

354、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355、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35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57、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想到武侠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

358、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庄子天道》

35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360、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361、“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36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36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酒·渔夫》

36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6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366、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367、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368、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69、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灾人。灾人者,人必反灾之。若殆为人灾夫。

370、将为(月去)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扁囗。此代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匠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囗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反智也,孙子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371、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庄周

372、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373、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庄子

374、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酒;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酒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酒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375、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37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377、儵突然会见了在混乱,混乱是非常好的。儵和寻求报价混乱,曰:都有7人,视听进给速率,这是不再孤独,试图减少它。天凿一洞,七天与浑沌同死。

378、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379、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38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381、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38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38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8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38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周《庄子知北游》

386、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87、在我看来,庄子也罢,孔子也罢,所有作用于生命个体的古圣先贤学说,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内心觉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觉得这就是先贤的一种意义了。

38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

389、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390、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39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392、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393、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394、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酒,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395、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396、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39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39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99、没有比心灵的死亡和人的死亡更大的悲哀。

40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401、要知道上帝做了什么,要知道人们做了什么。谁知道天是什么,天就诞生了;知道人们做什么,知道他们知道什么,滋养他们的知识,他们不知道什么,他们的日子结束了,而不是在姚的方式,是知识的盛。

402、大家都听过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江湖,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想到武侠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

403、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觉得己私分,不以王全国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

40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40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珍惜资源永续利用。

406、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407、“今我睹酒之难穷也,吾非至于酒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酒·外篇·秋水》

408、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