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古诗文言文必背目(精选154句)
编辑:daniel高二年级古诗文言文必背目1
1、李煜
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5、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6、刘禹锡
7、李商隐
8、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9、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10、归园田居·其一
1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4、宁溘死以XX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15、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16、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7、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8、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9、游褒禅山记
20、念奴娇·赤壁怀古
21、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22、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3、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高二年级古诗文言文必背目2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4、离骚
5、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XX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0、王维
11、柳永
1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13、逍遥游·庄子
1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15、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7、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8、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9、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0、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21、陶渊明
23、“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高二年级古诗文言文必背目3
1、李贺
3、观刈麦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赤壁赋
6、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7、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9、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2、白居易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6、苏轼
17、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18、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19、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龞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龞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0、王羲之
21、虞美人
22、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23、杜甫
高二年级古诗文言文必背目4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杜甫
3、王安石
4、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5、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8、登高
9、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4、屈原
15、离骚
16、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9、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0、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2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23、书愤
高二年级古诗文言文必背目5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4、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5、锦瑟
6、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7、雁门太守行
8、蜀道难(背诵全文)
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0、钱塘湖春行
1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1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7、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8、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9、杜甫
20、秦风·无衣
2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2、苏轼
23、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高二年级古诗文言文必背目6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路,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3、不抚壮而弃*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4、山居秋暝
5、岑参
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7、曹操
8、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邶风·静女
15、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1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7、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8、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9、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0、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1、陆游
22、雨霖铃
2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间。
高二年级古诗文言文必背目7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白居易
8、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9、兰亭集序
10、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11、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
12、李白
13、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