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古诗手抄报(精选52句)

编辑:daniel

小学一年级古诗手抄报1

1、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朱庆馀《旅中秋月有怀》

3、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5、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6、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7、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8、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9、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0、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佚名《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1、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12、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13、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4、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李涉《中秋夜君山台望月》

15、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

16、中秋一轮月,只和旧青冥。——朱敦儒《水调歌头·中秋一轮月》

17、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1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18、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作》

19、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20、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21、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司空图《中秋》

22、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23、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郭应祥《鹊桥仙》

24、词。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25、事关休戚已成空,万中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来鹄《除夜》

小学一年级古诗手抄报2

1、散曲。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

2、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2、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5、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白居易《除夜》

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7、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8、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佚名《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9、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0、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11、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2、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13、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4、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15、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7、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8、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9、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20、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1、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2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3、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2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4、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25、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小学一年级古诗手抄报3

1、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2、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调露初迎绮新年,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