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婴幼儿古诗含译文(精选158句)

编辑:daniel

-岁婴幼儿古诗含译文1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

3、李白〔唐代〕

4、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5、李绅〔唐代〕

6、注释

7、注释

8、元日

9、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10、画鸡

11、朝代:清朝|作者:高鼎

13、古朗月行(节选)

14、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1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6、胡令能〔唐代〕

17、杜甫〔唐代〕

18、译文

19、望庐山瀑布

21、散学:放学。

22、注释

-岁婴幼儿古诗含译文2

1、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2、古诗简介

3、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5、应:回应,答应,理睬。

6、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

7、莓:一种野草。

9、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10、李白〔唐代〕

11、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12、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13、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14、注释

15、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16、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7、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18、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19、垂纶:钓鱼。

20、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2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2、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岁婴幼儿古诗含译文3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译文

3、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5、轻:随便,轻易。

6、

7、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8、疑:怀疑。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此地:指易水岸边。燕丹:指燕太子丹。

1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13、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14、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15、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来。

16、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18、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19、映:遮映。

20、纶:钓鱼用的丝线。

21、注释

22、翻译/译文

-岁婴幼儿古诗含译文4

1、借问:向人打听。

2、唐寅〔明代〕

3、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5、王安石〔宋代〕

6、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7、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8、译文

9、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11、水:指易水之水。

12、注释

13、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14、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15、

16、小儿垂钓

17、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18、注释

19、《于易水送人》是初唐诗人骆宾王所写的五言绝句,亦叫《于易水送人一绝》。易水是地名,本诗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别友人时的感受,并借咏史以喻今。整首诗寓意深远,笔调苍凉。

20、

22、一:一旦。

-岁婴幼儿古诗含译文5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于易水送人

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4、翻译/译文

5、译文二

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9、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10、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11、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除,逝去。

12、注释

13、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14、译文

15、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16、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17、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18、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19、译文

20、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21、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2、呼作:称为。

-岁婴幼儿古诗含译文6

1、悯农二首·其二

2、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3、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4、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5、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6、早发白帝城

7、注释

8、《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9、平生:平素,平常。

10、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11、古诗简介

1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3、苔:苔藓植物。

14、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一作:戴)

15、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1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7、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20、《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诗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21、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22、

-岁婴幼儿古诗含译文7

1、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2、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3、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ān):老鹰。

4、独步:独自散步。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古诗简介

7、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译文一

9、注释

10、译文

11、塔:墓地。

12、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3、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14、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5、翻译/译文

16、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7、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18、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20、村居

22、人:一种说法为单指荆轲,另一种说法为当时在场的人。没:死,即“殁”字。

-岁婴幼儿古诗含译文8

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2、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

3、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西部的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为战国时燕国的南界。

4、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冠:帽子。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