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精选92句)
编辑:daniel赞美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1
1、线头:指毛毯上的绒头。抽:抽出、拔出。
2、鉴赏
3、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4、点:明月一轮,故称“点”。
5、踏莎行·小径红稀
6、语:这里指莺鸣,娇啼婉转,犹如说话。
7、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占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8、秦地有位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上采摘桑叶。
9、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10、松树在山上排开层层翠色,月亮向波心点出一粒明珠。
11、白话译文
12、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西湖。
13、朱淑真简介
14、这首诗的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特别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诗醇》)那么其“言外余情”是什么呢?这得联系作者的有关行迹和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即所谓“□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一诗,在其他篇目中尚有不少类似的说法,这既是作者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15、酥:酥油。
16、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17、注释
18、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19、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
20、“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赞美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2
1、绿满山川闻杜宇。
2、蚕儿已经饿了,我该赶快回去了,达官贵人莫在此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
3、⑹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4、晏殊简介
5、春天到来,湖面上像一幅图画。群峰围绕,水面平铺。
6、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7、李白简介
8、白话译文
9、白皙的纤纤手指攀在青枝上,嫩红的面容在阳光下特别鲜亮。
10、③砌:台阶
11、白话译文
12、[唐代]李白
13、⑶高台:高高的楼台,这里指高楼。阴阴见:暗暗显露。阴阴:隐隐约约。
14、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15、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
16、近却无:近看什么色彩见不到。
17、译文
18、勾留:稽留,耽搁。
19、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20、楼外垂杨千万缕。
赞美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3
1、⑴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2、“乱峰”以下三句,具体描绘如画之景∶群山环绕,参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象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诱人的美景呵!然而诗的旨趣并没有凝滞在范山模水的层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弄不好会雅俗相悖,很不协调,而白居易却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早稻犹碧毯上抽出的线头、新蒲象青罗裙上的飘带。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仅体现出作者对湖区人民的关怀,使读者由此可以联想到正是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体恤民瘼,浚井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从而铭戢其德惠。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格、一种可贵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绘西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颖,语言益见精妙。
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4、①砌:台阶。
5、炉香静逐游丝转。
6、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7、高台树色阴阴见。
8、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9、“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10、“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11、这首诗吟咏了汉乐府《陌上桑》诗中美女秦罗敷的故事。秦罗敷不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诗人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而且,诗中还突出了秦罗敷的勤劳品质,这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
12、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13、[宋代]朱淑真
14、红英:落花。
15、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16、⑷不解:不懂得。
17、冯延巳简介
18、因为“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抱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这种情绪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驰名中外的湖山形胜之地,此诗亦不胫而走,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的命名,有的很可能是从这首《春题湖上》中的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
19、犹自风前飘柳絮。
20、白居易简介
赞美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4
1、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2、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4、⑺游丝转:烟雾旋转上升,像游动的青丝一般。
5、⑸蒙蒙:形容细雨。这里形容杨花飞散的样子。
6、休辞:不要推托。
7、颠倒:纷乱。
8、注释
9、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10、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11、[宋代]晏殊
12、②特地:特别。
13、晏殊【yànshū】(991-1055)字同叔,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14、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15、注释
16、④朱阑:一作“朱栏”,红色的栏杆
17、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
18、⑵红稀:花儿稀少、凋谢。意思是到了晚春时节。红:指花。
19、随春且看归何处。
20、赏析
赞美春天美景的诗词鉴赏摘抄大全5
1、把酒送春春不语。
2、素:白色。
3、裙带:裙子上的飘带。蒲:香蒲,湖上生长的一种水草。
4、黄昏却下潇潇雨。
5、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6、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划一。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作者以具有如此浓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儿入诗,并非偶然。在孩童时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为之欣喜,其对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见一斑。此诗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7、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8、[五代]冯延巳
9、清平乐·雨晴烟晚
10、蝶恋花·送春
11、绿色的毛毯绒头是抽长的早稻,青色的罗裙飘带是舒展的新蒲。
12、子夜吴歌·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