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古诗以及注释首(精选50句)

编辑:daniel

启蒙古诗以及注释首1

1、书湖阴先生壁

2、李白〔唐代〕

3、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4、注释

5、注释

6、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7、送青来:送来绿色。

8、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9、排闼(tà):推开门。

10、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13、为:因为。

14、无苔:没有青苔。

15、译文

16、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17、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游子吟

20、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启蒙古诗以及注释首2

1、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2、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3、王安石〔宋代〕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6、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7、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8、译文

9、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净:一说“静”。

10、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11、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13、茅舍庭院由于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自栽种的。

14、赠汪伦

15、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16、临:将要。

17、知:知道

18、汪伦:李白的朋友。

19、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20、闼:小门。

启蒙古诗以及注释首3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注释

4、不及:不如。

5、成畦(qí):成垄成行。

6、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7、庭院外一条小河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两座山峰仿佛要推开门,给主人送上满山的青翠。

8、孟郊〔唐代〕

9、译文

10、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