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台阶,初一语文台阶课件(49个)
编辑:daniel初一语文台阶课件1
1、第26段中为什么父亲总觉得不对劲?
2、总结父亲形象:
3、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4、写作技巧探究:(围绕中心选材,安排详略的重要)
5、生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6、台阶建好后,父亲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应该尽情地享受他的收获和喜悦了,小说是这样写的吗?
7、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麽特色?
8、你看都罗嗦了些什麽?
9、我们如何来改变父辈的这种命运,让他们尽快过上好日子呢?
10、总结全文: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眼里,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让我们说声:父亲,您辛苦了,感谢您。把这首歌送给他们,好吗?
11、学生表述:讲述的是一个……的故事。
12、小说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成功的使用了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13、那么作者在这篇小说里寄予了什么感情?
14、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台阶)“文眼”是什么?(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15、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16、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17、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父亲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从而热爱父亲,尊重父亲。
18、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
19、让我们共同关注农村,关注农民。
20、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初一语文台阶课件2
1、抓住全文线索,学习如何选材。
2、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麽?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麽?
5、第30段的含义?
6、学生表述:父亲,我想对你说……
7、要引起我们对父辈的艰辛的同情,引起我们对父辈命运的关注。
8、砌成之后 (30-32段)
9、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
10、出示图三:失落图。品析:若有所失 这人怎么了?
11、C组同学:写作《我眼中的父亲》)
12、第29段中为什么说父亲若有所失的模样?
13、小说使用了第几人称来叙事?这种方式便于描写人物的心理吗?
14、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15、父亲为什么执意要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房屋呢?
16、总结升华:文中写了一个父亲,可他又是许许多多个上世纪农民父亲的代表,他们耗尽一生的心血只是为了盖一座新房,给儿女成家立业。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精神,恰是撑起我们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成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17、主旨: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了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18、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麽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19、学生表述:在我心中父亲是一个……的人。
20、
初一语文台阶课件3
1、给老师一个台阶下。(给我一个机会,给我一个理由)
2、第21段中为什么说父亲露出尴尬的笑?
3、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4、解词:
5、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麽?
6、请同学们抓住细节体会父亲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7、预习《阿长与山海经》,写好三项预习作业。
8、那麽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9、我们班的学习再上一个台阶。(学习上有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