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古诗词(104篇)

编辑:daniel

七月五日立秋初夜观月

  宋代:沈辽

  酷暑殊未却,微风初夜清。徘徊中庭步,复赏月华明。

  物色岂骤变,人情自先惊。长林最萧洒,瑟瑟战秋声。

  野心独怡怿,念此岁月征。聊持一樽酒,凭几坐南楹。

立秋前一夕作

  宋代:陆游

  萤度梧楸径,鸟鸣蒲苇洲。

  宁知八十老,又见一年秋。

  贺监称狂客,刘伶赠醉侯。

  吾身会兼此,已矣尚何求!

立秋日忆陈从训将至燕都

  清代:郭第

  黄鸟忽飞过,窅然思故人。

  不知千里外,若个酒杯频。

  客路燕山晓,河桥御水滨。

  焦山凝望处,梧叶下秋旻。

作雨不成终夜极凉时去立秋五日也

  宋代:陆游

  云映星芒澹,风阑雨脚回。

  体轻知病去,气爽喜秋来。

  疏放抛乌帢,歌呼覆绿杯。

  东归定何日?灩澦欲崔嵬。

《次韵张慵庵立秋有怀》

  朝代:元朝|作者:方回

  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

  试以物情观燕垒。可无心事寄菟裘。

  砚何堪办三钱水,竹岂能逾十稔楼。

  真是先生有归兴,不应如我雪盈头。

立秋後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

  宋代:杨万里

  雨後林中别檨凉,意行幽径不知长。

  风蝉幸自无星事,强为闲人报夕阳。

《落叶》

  作者: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立秋日闻蝉

  宋代:杨万里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

  宋代:杨万里

  雨后林中别样凉,意行幽径不知长。风蝉幸自无星事,强为闲人报夕阳。

感皇恩立秋后一日有感

  元代:刘敏中

  云月淡幽窗,黄昏微雨。窗外梧桐共人语。秋来情味,便觉今宵如许。断肠杨柳苑,芙蓉浦。青鬓易消,失颜难驻。行乐光阴水东注。山林朝市,两地笑人返袂。伤心都付与,潘郎句。

立秋後四日雨

  宋代:陆游

  天为新秋故作凉,海风吹雨入虚堂。

  凉生庭树阴阴绿,润袭篝衣浥浥香。

  杯泛鹅儿供小啜,碓舂云子喜新尝。

  一年又见星桥近,未信仙家日月长。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和王卿立秋即事》

  司空曙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九陌浮埃减,千峰爽气攒。

  换衣防竹暮,沈果讶泉寒。宫响传花杵,天清出露盘。

  高禽当侧弁,游鲔对凭栏。一奏招商曲,空令继唱难。

立秋偶作

  宋代:苏辙

  十年忧患本谁知,惭愧仙翁有旧期。

  度岭还家天许我,斸山种粟我尤谁。

  秋风欲践故人约,春气潜通病树滋。

  心似死灰须似雪,眼看多事亦奚为。

《立秋前一日览镜》

  作者: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作者: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唐代: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

  宋代:吴文英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

  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凌波香断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立秋月夜前堂观月

  宋代:范成大

  箕踞绳床政自豪,远游何暇续离骚。

  萧森万竹秋逾瘦,突兀双楠夜更高。

  东郭风喧三鼓市,西城石汹二江涛。

  色尘声界如如现,本自无禅不用逃。

《立秋》

  作者:吴藕汀

  檐果栏花落叶惊,

  瑶池仙种正滋荣。

  立秋欲试鸣虫候,

  砚北先听蝈蝈声。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

  唐代:武元衡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宋代:杨万里

  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

  夕阳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红不肯无。

立秋日

  唐代:刘言史

  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疏。

  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

《立秋》

  作者: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重叠金·壬寅立秋

  宋代:黄升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六月十三日立秋

  宋代:杨万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立秋前九日大雨凉甚

  宋代:陆游

  天暑正三伏,雨来俄九秋。

  寒声入檐户,爽气袭巾褠。

  山色凝深黛,溪流战怒蚪。

  身轻更何苦,处处可闲游。

舟中立秋

  清代: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生日和辛江陵即席韵

  宋代:魏了翁

  笑语声中别有天,巫云楚岫玉明舡。

  冷风入坐酒无力,斜日媚空花欲然。

  猎猎旗风犹夏五,摇摇帆影立秋千。

  他时辇路追今梦,傥许陪公发未宣。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立秋后阴雨逾是新拜礼寺司直这除万大卿厅一

  宋代:程公许

  伏热翻成十日阴,郁蒸还复以梅霖。

  常疑兵结蚩尤祲,犹喜刑清贯索沈。

  借得一窗堆简册,浪凭三尺替山林。

  方池不断簷花滴,欹枕中宵响玉珍。

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

  唐代:李绅

  深夜星汉静,秋风初报凉。阶篁淅沥响,露叶参差光。

  冰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薄帷乍飘卷,襟带轻摇飏。

  此际昏梦清,斜月满轩房。屣履步前楹,剑戟森在行。

  重城宵正分,号鼓互相望。独坐有所思,夫君鸾凤章。

  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龙泉白玉首,鱼服黄金装。

  报国未知效,惟鹈徒在梁。裴回顾戎旃,颢气生东方。

  衰叶满栏草,斑毛盈镜霜。羸牛未脱辕,老马强腾骧。

  吟君白雪唱,惭愧巴人肠。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宋代:苏轼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宋代:陈与义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立秋后病作此写怀

  宋代:强至

  卧病喜秋至,昏烦庶以平。

  清风不少济,宿疢仍相撄。

  凉叶犹未振,阴蛩已先鸣。

  四时顺万物,奚独戕吾生。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唐代:卢纶

  嵩高云日明,潘岳赋初成。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鸿雁悲天远,龟鱼觉水清。

  别弦添楚思,牧马动边情。田雨农官问,林风苑吏惊。

  松篁终茂盛,蓬艾自衰荣。遥仰凭轩夕,惟应喜宋生。

渔家傲(七夕立秋)

  宋代:秦观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不见云屏月帐。天滉漾。龙軿暗渡银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回首西风犹未忘。追得丧。人间万事成惆怅。

《立秋雨院中有作》

  杜甫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宋代:杨万里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

  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华胥引 夜起闻雨,明日立秋

  清代:陈洵

  迎风长簟,沉月高梧,雨声送夕。去蝶销凝,啼花宛转灯晕色。

  不少珠玉闲情,奈老来疏隔。林叶阶虫,细听都是胸臆。

  如梦清欢,待相将、梦中重觅。被单寒乍,今宵如何计得。

  几点惊秋零泪,寄路遥无极。行乐湖山,那堪愁味先识。

立秋后十日风雨凄冷独居有感

  宋代:陆游

  急雨鸣瓦沟,尖风入窗罅。

  纱笼耿青灯,寂寂新秋夜。

  谁言簿领中,乃复有此暇。

  稍翻书册读,已念灰火跨。

  那知是羁客,恍若在家舍。

  睡晚且熟眠,洗沐官有假。

城中晚夏思山

  唐·齐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立秋二绝

  宋代:范成大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小如珠咽井花。

  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立秋日客去与启之静坐

  明代:蔡羽

  蝉噪乘凉江雨轻,芙蓉沼上午阴生。

  东家树影屏间绿,北涧泉声云外清。

  屐齿乍临惊梦破,苔痕新长与阶平。

  汉庭侍从今虚旷,不是文园懒送迎。

《立秋后一日凉风萧瑟便若感人》

  宋代:宋庠

  倏忽徂炎罢,惊秋自此辰。

  残蜩空爱露,孤扇欲辞人。

  嵩少千寻岭,沧浪万里津。

  如何一乘兴,烟策弄飚轮。

立秋日作

  清代:乾隆

  已识山中早晚凉,今朝况复立秋当。

  如何午热为孤注,疑是金官让末光。

  桐叶庭边想影落,草虫砌下觉声杨。

  农占晴雨纷如讼,历验原来亦鲜偿。

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

  宋代:陆游

  八月吴中风露秋,子鹅可炙酒新篘。

  老人病愈乡闾喜,处处邀迎共献酬。

立秋日迓宣谕中丞奉怀宋嗣宗

  宋代:喻良能

  绣斧离朝右,羸骖走道周。

  侵星宵不寐,曝日夕初休。

  天地方炎暑,山林漫早秋。

  广文官舍静,应念汗交流。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

  唐代:白居易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

  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

  披襟有馀凉,拂簟无纤埃。

  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

  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

  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

  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

  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

  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霜叶飞》

  作者: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

  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

  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

  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

  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

  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

  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

  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和杜录事题红叶》

  作者: 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

  唐代:孙逖

  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高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

  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果林馀苦李,萍水覆甘蕉。

  览古嗟夷漫,凌空爱泬寥。更闻金刹下,钟梵晚萧萧。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宋代:杨万里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风作凉爽炎酷顿消

  宋代:张耒

  苦热逢三秋,西风飒然起。

  金气入草木,伤夷从此始。

  盛极衰从之,循环固其理。

  老翁复何事,新凉欣酒美。

立秋前四日夜泛舟至跨湖桥

  宋代:陆游

  短楫追凉十里来,夜深却御便风回。

  离离蒲叶先秋老,嫋嫋苹花带露开。

  陌上歌呼簪稻穗,桥边灯火卖官醅。

  时平乐事知何限,未叹流年两鬓催。

《立秋夕》

  宋代:武衍

  水花香弄晚风清,閒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觉,一天星湿露华明。

立秋後作

  宋代:陆游

  宋玉悲秋千载後,诗人例有早秋诗。

  老夫自笑心如石,三日秋风漫不知。

立秋有感

  宋代:白玉蟾

  溪年急似箭,日月跳如丸。

  炎皇初解印,白帝又弹冠。

  方旦喜无暑,教人又怕寒。

  人生中如许,不觉鼻头酸。

《岳州看黄叶》

  作者:张说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立秋前三日夜坐庭中偶赋

  宋代:陆游

  绛阙清都侍宴还,天风摇佩夜珊珊。

  月轮桂满蟾初冷,星渚桥空鹊尚闲。

  一鹤每临云雨上,几人虚老市朝间,试将绿发窥清镜,未愧僊姝玉链颜。

《立秋后自京归家》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立秋後》

  宋代:苏辙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後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

  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甫接荣森兄立秋诗索和已近重阳矣

  清代:陈忠平

  诗人怀抱最怜秋,吟断寒宵未肯休。雁背遥驮千里梦,芦花暗写一湖愁。

  经霜乱叶红偏染,承露残荷翠不流。记得登高曾有约,定将块垒掷云头。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自立秋前病过白露犹未平遣怀二首 其一

  宋代:陆游

  门冷荒车辙,囊空别醉乡。懒行眠亦好,倦话默何伤。

  野叟占幽梦,山僧送秘方。病怀虽忽忽,随事答年光。

《六月二十三日立秋喜闻贼平镇将凯回归府官俱》

  朝代:元朝|作者:方回

  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

  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

《立秋日》

  作者: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若校去年时。

秋夜雨(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宋代:吴潜

  不嫌天上云遮月。雨来正是双绝。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灵司话头莫说。且唱饮、刘郎一阕。

立秋日得罗仙问

  清代:孙原湘

  青鸟殷勤下碧城,蓝桥重许见云英。

  书随梧叶先秋至,人比荷花隔水迎。

  百恨尽抛云外释,双眸豫喜月边明。

  却愁好事临期阻,抱柱依然作尾生。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立秋後

  宋代:苏辙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後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

  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立秋后三日得二侄并侄孙家书

  宋代:程公许

  万里书来印籀红,慰情何但万金同。

  县丝性命幸存活,发地生涯甘阨穷。

  老去忧心长似醉,秋来衰鬓乱飞蓬。

  故园未有西归日,且愿平安信数通。

念奴娇(七夕,是年七月九日方立秋)

  宋代:京镗

  扪参历井,恰匆匆三见,西州七夕。怪得骄阳回避晚,犹去新秋两日。天上良宵,人间佳节,初不分今昔。夜来急雨,洗成风露清绝。

  因为万里飘零,君平何在,谁识乘槎客。插竹剖瓜休妄想,巧处那容人乞。院宇初凉,楼台不夜,漫说经年隔。引杯长啸,醉看天地空阔。

立秋后十日

  宋代:舒邦佐

  万绿枝头一叶黄,秋风恰则到林塘。

  晚云更作潇潇雨,拾得人间一夜凉。

立秋有感寄苏子美

  宋代:欧阳修

  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

  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已凄。

  虽恐芳节谢,犹忻早凉归。

  起步云月暗,顾瞻星斗移。

  四时有大信,万物谁与期。

  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

  所嗟事业晚,岂惜颜色衰。

  庙谋今谓何,胡马日以肥。

立秋后题

  唐代:杜甫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立秋日川上作

  宋代:邵雍

  富贵固难爱,贫寒易得愁。

  休将少时态,移作老年羞。

  既有非常乐,须防不测忧。

  谁能保终始,长作国公侯。

《立秋二绝》

  宋代:范成大

  其一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其二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

  洗濯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宣府逢立秋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立秋有怀陈上舍

  宋代:白玉蟾

  没巴没鼻落一叶,发颠发狂何处风。

  九十日暑扫地去,满怀汗珠寻已空。

  却烦察判潘孺子,说与上舍陈元龙。

  来宵无雨必好月,一樽还要与君同。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

  明代: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立秋夜感怀

  明代:沈宜修

  凉夜悠悠露气清,晴虫凄切草间鸣。高林一叶人初去,短梦三更感乍生。

  自恨回波千曲绕,空馀残月半窗明。文园多病悲秋客,摇落西风万古情。

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

  宋代:范成大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

  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纳兰性德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早秋客舍》

  作者: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