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说的一句名言(精选27句)

编辑:daniel

屈原说的一句名言1

1、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远游》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4、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5、司马迁对屈原的推崇,最主要的还在于屈原的高尚人格和斗争精神。

6、《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

7、世上的俗人怎么能知道他这种想法呢,都以为屈原恋恋不舍,不愿意与这个世间告别。

8、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

9、古代的“国”,当然不可能完全符合这些标准。而且,历史并不是一条直线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而是有时距离这个标准近些,有时却又离它远一些。

10、另一方面,则是爱国和对人民的歌颂,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

1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2、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屈原

13、来稿请投:shiwenxuexi@1

14、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15、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16、因为中原各国彼此之间有很强的文化认同,号称“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而楚国却被当作蛮夷。楚人的祖先,究竟来自华夏还是南蛮,它和殷商文化和周文化哪个亲缘关系更近一些,是很专业的学术问题,但对当时的普通人而言,这不重要。在中原的史书里,楚国就是蛮夷,所以《春秋》提到楚国国君,绝不理会楚国已经称王的事实,咬紧牙关叫“楚子”;北方的学者如孟子,会把楚国人称为“南蛮鴃舌之人”,这是对楚国人不论尊卑贵贱开地图炮。

17、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18、拿楚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霸主楚庄王说,他曾经打下郑国,但是没有把人家灭掉,订立两国友好盟约的时候,还特意让楚国军队后退三十里,表示不是城下之盟,体现了对人家的尊重。

19、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20、解析: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风生,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这两句诗,豪放纵逸,格调高昂,是岳飞的霸气宣言,体现了英雄征战沙场、谈笑杀敌的豪情壮志,以及作战必胜的乐观精神。

21、又如孟子是邹国人,但他重点游说的对象,却是魏(梁)惠王和齐宣王。孟子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定于一”,统一是天下安定的必由之路,这分明是要把所有诸侯国从地图上抹去了,看来保守的老夫子其实前卫得很。

22、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

2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24、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25、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九歌国殇》

26、因此,他宣称他决不妥协:“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修德立行,忠心耿耿,原想导君于尧舜之治,可是怀王竟然不识,反而信谗疏远:“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

27、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