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大全100篇(精选28句)
编辑:daniel成语典故大全100篇1
1、(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解释):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3、《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史的总称,其中只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的通史,它是:
4、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十分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赵王心里十分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
5、 (语出)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6、(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7、释义: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8、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了比他早出名的张玄。舅舅要他俩交谈交谈。张玄早就听说王忱志趣不凡,很想与他谈谈。他年龄比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给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着等候。
9、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10、龙王不答应,鲤鱼们就跪在龙王面前不起来。他们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龙王终于被感动了,答应了他们的要求。鲤鱼们一个个轻轻松松第跳过了龙门,兴高采烈的变成了龙。
11、(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12、 (释义)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13、(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4、直到第二年,晋国打败了楚国。程福这才敢回到自己的村里来。夫妻相见抱头大哭,程福走到酒缸旁,忽然闻到一阵酒香。他掀开缸上扣的陶盆,芳香醇美的气味扑鼻而来。原来,倒上羊羔肉汤这米酒没有变坏,反而更香甜醇美了。
15、回复:作文导写,看名校名师教你写2015高考最新模拟作文题目;
16、(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17、09%的高中教师、学生和家长关注我们,因为您的信赖,所以更加专业。更多精彩最新2017模拟作文请查阅我们旗下新浪微博“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大全”
18、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19、缓到了之后,给晋公作了检查,然后摇摇头说_”你的病已发展到膏肓的下面了,用火炙的办法不行,用针剌也剌不到患处,服汤药力达不到,实在是无法医治了。”晋景公叹了口气,说_”缓是一位名不虚传的医生。”于是赏给了缓一笔厚礼,送他回国。不久,晋景公果然病逝。
20、 (人物)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孟洼村人)、吴广(今河南太康人)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嬴姓,名胡亥,也称二世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替楚将项燕(项羽的祖父)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镇小刘村)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21、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22、(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3、(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4、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yu3)死了,被大家称为“文”,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道_”孔圉天资聪明而又勤奋好学,他不认为向地位比自己低_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是件羞耻的事,所以他死后给他这个称号。”
25、司马迁对此评论说:“平原君”赵胜,在当时虽然也算是个著名人物,但是他的眼光到底还是太短浅了些,因为贪图私利,而使头脑发昏,理智不清,这就是所谓“利令智昏”啊。
26、(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7、(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8、可是,龙门太高,他们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摔得鼻青脸肿,却没有一个能够跳过去。他们一起向龙王请求:“尊敬的殿下,请你把龙门降低一点吧!如果连一条鲤鱼都跳不过去,这龙门不等于虚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