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图片(精选44句)

编辑:daniel

成语典故图片1

1、6老板在开视频会议时不小心打开了滤镜,把自己变成了一颗土豆。因为不知道怎么关掉滤镜,整场会议,他都被困在土豆里。

2、第六张图少了两个数字,你发现没有呢?对了,少了3和哪个成语能够说明呢?聪明的你肯定一下子猜出来了。

3、提纲挈领(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宋史·职官志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

4、这张图的意思是一根竹竿立在地面上,有了影子。

5、提纲挈领(解释)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6、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些郑国人感兴趣的并不是他的珠宝,而是装珠宝的木盒子。他们两个一堆三个一伙,议论的话题都是盛放珠宝的木盒子,样式多么特别,装饰多么美丽。这不免令他紧张起来,额头上冒出细汗。为了把众人的视线转移到珠宝上去,珠宝商扯开嗓子叫卖着,推销他的珠宝有多好有多漂亮,可是周围的人个个充耳不闻,还是关心那些盛放珠宝的木匣。

7、初中时,我们班有一位实习音乐老师,有一次快下课了,他突然问我们:“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声音啊?”我就举手反问老师:“老师,你最喜欢什么声音呢?”老师仰望天空深情的说:“我喜欢高山流水的自然声音。”老师又问:“那么同学们喜欢什么呢?”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说:“我们最喜欢下课铃声!”我仿佛看到了老师额头上的黑线……

8、第七张图,其实是两个字的一半,刚好构成一个常见的成语。

9、卧薪尝胆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10、第四章图片,常用来形容鲁迅的文章,或者一个人写文章很厉害,文字能够深入人心,力量十足。

11、齐桓公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称霸诸侯,经常亲自带兵援助周围的诸侯国。一次,他带领人马去援救卫国,相国管仲率军走在前面。

12、愧天怍人)怍:惭愧。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指做了亏心事无脸见人。

13、提示:意思是按照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墨守成规

14、渴者易饮)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15、我们要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削足适履,生搬硬套。

16、  (战国)韩非子著.韩非子全鉴典藏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69

17、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2) (5) 。

18、“稳如泰山!默默无闻!默不作声!”同学们兴奋地大喊着,是为何如此兴奋?原来在教室里有着一场大比赛——成语大赛。同学们大喊,是为了在这些成语问题中能拿到好成绩。

19、《管子·形势解》中说:风是吹拂万物的。风刮起来,不管富贵的还是贫贱的,不管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不管是善良的还是恶毒的,都一样吹拂。

20、8张看图猜成语,猜对了算你厉害,智力超140才能全部答对

21、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为争夺霸主地位经常兵戎相见,但又彼此通婚联姻。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秦穆公把女儿文赢嫁给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晋文公)。晋文公又让太子姬娶秦国公主。秦穆公抓了晋惠公,穆公夫人亲自出来求情。她带着四个儿女登上一座堆满干柴的楼台,并派人对秦穆公说:“上天降灾,使秦、晋两君兵戎相见。现在晋君被您俘虏,他什么时候来到京城,我就什么时候死去,请君王早做打算!”秦穆公一听着了慌,决定宽恕晋惠公,把他安置在灵台,待以上宾之礼,两国国君还缔结了盟约。

22、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把手做成拱桥形,然后一上一下走过去,可我们试了一下,不行,这样太好猜了。我们又想了了第二种,就是把两个人的手拉在一起,一直在绕着8字。我们试了一下,还可以,让他们不大好猜。过了一会儿,我们改进了这种方法。把两个人的手搭在一起,手一边做出波浪状,一边在那里绕8字。

成语典故图片2

1、  张兆端编著.知者不惑之墨家管子法家兵家:群众出版社,2001:275

2、2记得高中的时候早恋,我和女友住一个小区。有次放学回家,跟女友手牵手,走着走着,拐弯的时候和我姐和我妈撞上了!正要解释,女朋友握着手,来回晃着说:哥哥,求你了,我真的很饿,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给两块钱买两个包子吧?                                                

3、战无不胜 、国士无双 、一饭千金、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沈沙决水,半渡而击、

4、猜成语游戏真好玩。不过我们还得多积累些成语,要不然只能抓耳挠腮,想不出来,干着急喊!

5、每天五分钟,寓教于乐,积累丰富知识,益智健脑练口才。

6、梦中杀人,其实曹操故意的,是他杀杨修的借口。

7、晋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是两兄弟。夷吾得秦国和齐国的帮忙,登上国位,就是晋惠公。可是惠公的大臣分作两派,拥护惠公的一派以却茅和吕省为首。暗里拥重耳的一派以里克和丕郑为首。可是这班人对晋惠公个人来说都是有功的。

8、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9、三迁之教: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10、第一题是一个人和老虎在搏斗。其实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都是小老虎,因为真正的大老虎一个人是根本打不死的,只能成为食物。在这幅图片中,还有一个小细节,一个人在过河。知道这个成语的一下子就能猜出来,不知道的,完全就没办法了。提示到这里吧。

11、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12、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13、画蛇添足:楚国有个专管祭祀的官员,春祭以后倒一杯酒给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够分,就想出谁先画好蛇就喝酒的办法,有一个人第一个把蛇画好了,见其他人还没有画完,就在已画好的蛇上加了两只脚,让人啼笑皆非。

14、  刘小燕主编.中华成语故事典故: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25-28

15、第五张图片直接能够看意思解答,一个小心,两对翅膀

16、一次妈妈家里吃包子,由于家里人多,口味不便包了四种馅。出锅后,小外甥顺手便拿了一个,他妈妈(我姐)瞪了他一眼,于是小外甥把包子掰成两半,给姥爷一半,姥姥一半,我姐看了很高兴。小外甥又拿了一个掰成了两半,给我一半,给我丈夫一半。大家都说:“这孩子真懂事!”小外甥又拿了一个,嘴里嘀咕着:“我就不信这第三个还不是茴香馅的!”

17、出自:宋·严羽《沧浪诗语·诗法》:“意贵透澈,不可隔靴搔痒。”

18、如果第二张图片猜不出来,这就不能说是中国人了。咱们的很多成语都来自春秋战国时期,也不知道为何?那个时候各种的小故事和寓言满天飞,也是能说会道之人的天地。

19、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不是只有弹琴像这样,贤德的人也这样。即使是有贤德的人,如果不以礼相待,贤德的人如何尽忠呢?这就如同驾驭不好,良马也不能跟随他跑千里远一样。

20、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与此同时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

21、首先是看谁说的含有数字的成语多,我那是张口就来,“一事无成、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海为家、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九归十全十美、百步穿杨、千军万马!”哈哈,我旗开得胜,爸爸说:“说了12个,得24分吧!”然后爸爸说,可是他只说对了七个,这样只能得7分,我胜利了。

22、这时有个郑国人拿起盒子,仔细端详了一番,喜爱得不得了,便想出高价买下它。珠宝商看到终于有顾客上门了,激动不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郑国人把钱交给了珠宝商,就带着盒子走了。可是他刚走了没几步,却又折回来了。珠宝商以为他改变了主意,想退掉珠宝。谁知那人走到珠宝商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珠宝递给珠宝商说:“刚才走得匆忙,竟然没发现盒子里有颗珠宝。这肯定是先生您放到里面去的,我是专程来归还珠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