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关于战争的名言(精选37句)

编辑:daniel

两个关于战争的名言1

1、金钱是爱情的基础,也是战争的资本。——托·富勒

2、(2)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恩格斯,人民出版社;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4、“历史就像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看来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如此。这句话据说是胡适说的,不过也有人说是冯友兰在批判胡适的时候强行装扮给他的。

5、俾斯麦在卸任之前写了五大对外战略,其中第一条就是:“放弃在欧洲任何形式的扩张,包括在海外殖民地”。威廉二世却不以为然,甚至四面树敌,扩张海军挑衅英国,插足摩洛哥挑衅法国,干涉巴尔干半岛挑衅俄国。

6、当时的德国,理性的言论及客观的描述被认为是刺耳的、卖国的,自由贸易及对外开放被贴上投降主义的标签,公共的广场被民族主义者及纳粹主义者的噪音、喧嚣及反智言论所占领。

7、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8、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9、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10、自由贸易对战争的抑制是显而易见的。自由贸易带来的财富增量及流通可抑制战争,而集权垄断、国家主义制造的权力与财富集中往往是战争的源泉。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全球化自由贸易,当今世界各大洲的人类不期而遇,会爆发怎样的冲突。

11、如今,经济繁荣终结,全球化退潮,债务危机重重,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及反自由主义泛滥,国家主义、干预主义崛起,世界和平还能持续多久?

12、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13、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14、胆大而不急躁,迅速而不轻佻,爱动而不粗浮,服从上司而不阿谀奉承,身居职守而不刚愎自用,胜而不骄,喜功而不自炫,自重而不自傲,豪爽而不欺人,刚强而不迂腐,活泼而不轻浮,直爽而不幼稚……

15、白骨露野: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16、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17、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18、最勉强的和平也比最正义的战争受人欢迎。西塞罗

19、从Wiki上看,除了一副有关托洛茨基的宣传漫画之外,俄国内战和中国关系不大,但在Baidu百科上,“内战中的中国人”一项占据了本条目将近一半的篇幅,看上去对于红军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我竖起一座纪念碑,比铜还坚固,比巍巍的宫殿还高,无论是暴雨,无论是午夜的狂风,还是绵绵的岁月都不能摧毁它。

21、脑中沙盘推演,我们人人都是君主,一旦战争开始,我们人人都是军卒。

22、概括来说,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民族冲突,期间陕甘地区回、汉族群之间存在大量残酷的屠杀行为,持续十余年后被湘军左宗棠部完全平定。结果极其恐怖,甘肃全省人口从1900万降至45万,陕西原有至少400万回民乱后只剩不到10万。如此惨烈,当然是Wiki上一个篇幅不小的词条,有兴趣可以自行前往查阅。

23、我如果把《战马》当中的两匹马想成人的话。我觉得最大的悲哀不是他们死去,而是你没有时间悲伤就奔赴另一个战场,没有时间去陪伴。

24、民主政治解决的是前文政权合法性的问题,使个人、政府与国家三位一体,化解了维护政权合法性之战争的风险,以及民众沦为炮灰的风险。“它提一个方法,使政府得以适应大多数的意志而和平调整。”(6)

25、米塞斯认为,导致了两次战争和失败的侵略性的帝国主义、20年代早期不受约束的通货膨胀、政府控制的经济和纳粹政权的所有恐怖,都是按照历史学派的鼓吹者的教导行动的政客的成就。

26、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人们愤慨战争,并不能阻止战争的到来,而人们欢呼战争,战争就一定会到来。

两个关于战争的名言2

1、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勃朗宁

2、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勃朗宁

3、当时,有扈氏部落反对启继位,维护禅让制,启对有扈氏部落发动平叛战争。“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号令三军:“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尚书·甘誓》)。

4、这几天在读《追风筝的人》,从文字深深感到战争的残酷无情,毁掉家人、毁掉朋友、毁掉那个生活长大的家和故土。

5、永远不要在敌人犯错误的时候打断他们。——拿破仑·波拿巴

6、自由市场与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和平,还是灾难?

7、解释:具体观点主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面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什么叫做“正义”,什么叫做“进步”。近些年,有一种论调很有市场,就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出处是一个有罪的纳粹军官约阿希姆·派普),然后这种观点是对人的一种刻意误导,其隐含假设就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义,胜利者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真相不重要。其实稍微有常识的人就知道,不同时期对于“正义”二字的认知不同,重要的不是过去历史书上的描述,而是现在和将来,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对于正义二字内涵的理解、对于进步二字的不断探索,换句话说是面对战争目的的不断追问。回顾过往的历史,不能以公正的态度面对战争,缺乏对于战争的理性思考,不能吸取战争的教训,这才是最大的风险。所以面对今天的战争,千万不要一张口就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能带着简单的主观视角去支持参战各方,还是要尽量多站在不同的视角下,带着辩证的眼光进行观察。目前从已知情况看,比较确定性的是乌克兰亚速营,这个组织公然打出反人类的纳粹旗帜,如属实肯定是非正义的代表。

8、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9、当时战争频繁,必须推举出德才兼备、能征善战的首领才能带领部落存活。当然,其中也不排除政治斗争,如舜逼尧退位。

10、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11、古典自由主义的自信来自斯密的分工及市场学说以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斯密在《国富论》中专门论述了战争和军队。他意识到劳动分工抑制了战争,职业军队的出现有助于国家稳定。劳动分工及贸易互利,大大增加了战争爆发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