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关于道德的名言(191个)
编辑:daniel古人关于道德的名言1
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
3、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尔斯泰
4、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6、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7、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9、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0、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帕利克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1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5、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7、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
18、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9、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1、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2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
24、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古人关于道德的名言2
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2、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
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
6、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
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
10、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1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1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5、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16、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9、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清•杨继盛
20、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2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2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
古人关于道德的名言3
1、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2、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3、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
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6、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
7、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丘
8、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就要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9、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0、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11、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12、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6、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1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3、道德其实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近得触手可得!
2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5、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古人关于道德的名言4
1、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诸葛亮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5、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8、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0、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
11、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1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14、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
1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1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20、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1、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2、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23、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24、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2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
古人关于道德的名言5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
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
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王冕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
6、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9、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1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1、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1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
13、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1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15、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车尔尼雪夫斯基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7、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18、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
19、少年时期是长身体时期,也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时期,要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长不可或缺。
2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2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3、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24、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夸美纽斯
25、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古人关于道德的名言6
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
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5、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
1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5、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
1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郑板桥
1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9、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养正遗规》
2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1、德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一丝一毫都关乎节操,它不能用钱来买,不能用金子来换。
22、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2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古人关于道德的名言7
1、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3、知而好问者圣倾,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4、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
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8、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10、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罗曼·罗兰
11、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萨迪
12、道德准则是这样说的,道德是建立人与人良好关系的桥梁。你若没有道德,那么你就只能招来别人的厌恶。
13、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克
14、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6、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1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21、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22、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23、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
24、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2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古人关于道德的名言8
1、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帕拉图
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
3、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8、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9、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10、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徐世昌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3、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4、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16、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