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内容摘抄句子,国学经典内容摘抄(精选70句)
编辑:daniel国学经典内容摘抄1
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2、致虚极;守静篤。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道经·第十六章》
3、真积力久则入。《荀子·劝学》
4、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5、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6、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墨子·07章三辩》
7、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9、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中庸·第二十八章》
10、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荀子·王制》
11、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史记·五帝本纪》
12、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13、且夫义者,政也。无从下之政上,必从上之政下。《墨子·26章天志(上)》
14、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1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
16、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荀子·不苟》
国学经典内容摘抄2
1、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北风》
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3、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4、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史记·七十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
5、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
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篇》
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10、今日不为,明日忘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管子·乘马》
11、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荀子·议兵》
12、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13、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经·七月》
14、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15、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
16、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15章兼爱(中)》
国学经典内容摘抄3
1、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
2、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3、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荀子·大略》
4、瞻彼日月,悠悠我思。《诗经·雄雉》
5、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第二十三章》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篇》
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
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篇》
9、人之生不能无群《荀子·富国》
10、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11、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诗经·有女同车》
12、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02章修身》
1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德经·第四十八章》
1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
15、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篇》
16、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墨子·05章七患》
国学经典内容摘抄4
1、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儒行》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篇》
4、治则衍及百姓,乱则不足及王公。《荀子·君道》
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篇》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9、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荀子·王霸》
10、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老子·道经·第四章》
1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篇》
1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
13、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14、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诗经·大车》
15、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国学经典内容摘抄5
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篇》
2、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4、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而不过也。《荀子·臣道》
5、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文王世子》
6、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荀子·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