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

1、截止2017年全国专用车实现产量160、1534万辆,同比增长38、74%,快于同期卡车(含底盘、半挂牵引车)销量增速(16、91%)21、79个百分点。其中,厢式汽车产量为89、47万辆,同比增长24、73%,占比超过一半,达到55、86%;其次是仓栅汽车产量为34、60万辆,同比增长37、28%,占比达到21、60%。

2、综上所述,我国专用车市场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汽车排放标准、油耗标准、市场准入、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方面,据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市场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以上便是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

3、一般把公路用货运汽车改装后用于运输和完成各种不同作业的汽车。用于运输的一般专用汽车的车厢有箱式、罐式、自卸式、仓式、格栅式和桁架式等型式,可运输不同性质、状态和要求的货物,如:液态、气态和散装粉状或颗粒状固态等货物;牲畜、家禽和鲜鱼等动物;要求保温、保鲜、冷冻冷藏的货物;剧毒、易燃和易爆的危险品等。在轿车产量大的国家中,还有一次运送8~10辆轿车的双层架式车厢的专用汽车。

4、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专用汽车的生产是从60年代初开始,在军用改装车辆,消防改装汽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70年代,一些专用汽车生产厂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不同需要,形成了自已的产品特色,逐步成为某一门类专业汽车生产的骨干企业。如生产半挂车的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粉罐汽车的武汉专用汽车厂,生产冷藏汽车的镇江冷藏汽车厂等。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专用汽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汽车行业中形成了独立的专用汽车行业。

5、国内专用自卸汽车行业概况

6、从生产区域上看,我国28个省级行政区均设厂进行生产。根据企业上传合格证数据进行统计,2018年在产专用汽车生产企业1200余家,全年新增公告企业178家(截止公告315批次),新建企业从2013年起持续快速增加,投资主体以民营资本投资为主。

7、截止2018年12月(《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315批次),我国专用汽车公告内企业达到1400余家,全年新增专用车企业178家(公告304-315批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3、59%,其中山东省新增43家、河北省新增35家、湖北省新增29家、重庆市新增19家、其它省市新增62家。2018年在产企业1201家,同比增长9、78%。山东、湖北、江苏、河北、河南5省在产专用车生产企业数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排名前列,其中山东省专用车生产企业超过200家,湖北专用汽车在产企业也超过100余家。全国专用车产量排名前五的区域分布是山东省、湖北省、安徽省、重庆市、河北省。

8、2020专用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9、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到2020年之前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加速的发展阶段,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加工度高、中间产品多、增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且由于我国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中部原煤产量高,东部钢材产量大,运输强度依然很高,专用汽车产业发展面临机遇。到2020年后我国商用车市场将保持年均9%左右的增长速度,从而为专用汽车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10、国外自卸汽车行业概况

11、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

12、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专用车市场呈现上升趋势,企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截止2017年专用车产量同比去年增长38、74%。以下是专用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3、从产业布局上看我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以山东、湖北、江苏、河北、河南等地区为主。传统专用汽车生产企业逐步由一线城市、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新增企业则主要集中在产业聚集区及经济次发达省份,企业生产变化的共通点是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地区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转移。未来随着我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数量会出现急剧膨胀后逐步削减的发展态势。

14、行业竞争情况

15、未来,拥有稳定的主机厂底盘资源、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满足终端市场需求等方面竞争优势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将逐步进入专用汽车整车生产制造、销售阶段,建立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整车品牌和相对完善的终端营销服务体系。

16、我国的专用汽车行业经历了近30年发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1983年以后的10年,专用汽车的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年平均增长率在24%以上,1992年的产量达到17、22万辆,约占当年载重汽车产量的26%。

17、2018年我国专用汽车及普通自卸车、半挂车八大类产品累计生产246、87万辆,同比下滑9、94%,八大类产品除起重举升类及特种结构类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从车型吨位上分,重型(包括超重型)车占48、40%、中型车占4、09%、轻型(包括微型)车占47、50%,产品吨位呈哑铃状需求。

18、专用汽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不象轿车主要用于私人消费,而是直接参与国家经济建设,不论用于运输或施工作业,都对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会带动专用汽车的发展,为专用汽车提供广阔的市场。专用车行业分析指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专用车市场也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对满足国内各种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目前,国内专用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分为两类,一类为主机厂利用底盘资源从事专用汽车的整车研发、制造、销售,其整体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第二类为拥有工信部颁布的民用改装车生产企业公告资质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改装车生产企业主要利用主机厂底盘结合专用汽车市场需求特点进行专用汽车生产制造、销售。

20、改装车生产企业主要业务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委改模式(委托改装),即主机厂利用其底盘资源委托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专用汽车的改装。自卸汽车本身具有较强的改装属性,这是由自卸汽车复杂的作业环境所决定的。终端用户往往因为各种各样应用环境,对自卸汽车提出差异化需求,主机厂由于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无法及时、准确满足终端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诞生了一种重要生产模式,即委改”模式。委改厂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通过集成化、规模化优势,更快速准确的满足客户需求。第二种是专用汽车整车制造模式,即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从主机厂购入底盘,再结合专用汽车市场需求特点,进行专用汽车整车的生产制造与销售。

专用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

1、据1994年汽车产品目录”统计,全国生产专用汽车企业有759家,专用汽车种类已达121种类,700多个品种。1992年我国专用汽车年产量达到17、22万辆,其中以厢式车和自卸车比例最大,分别为7、3万辆和-6-43万辆。

2、目前,我国专用汽车生产厂家大致可分四类:一是生产基本型汽车的主机厂,从1992年统计的专用汽车产量看,主机厂(实际是汽车集团,公司下设的分公司或分厂)生产的专用车已点用汽车总产量的53%,这个比率正在增长,二是专用汽车的专业生产厂,在主机厂提供的汽车底盘上进行改装,这是目前我国专用汽车生产的主要形式,其产量约占45%,三是非专业生产厂,如客车,航天,航空,造船及军工厂等在生产其它产品同时,也生产专用汽车。四是一些部门修理厂,根据用户需要也改装少理专用车。

3、目前,专用汽车生产厂家由于其规模、资本实力相对主机厂较弱,主要从事委改的业务模式。新型专用汽车上装总成的研发能力、稳定的主机厂底盘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能力以及生产工艺装备先进性是现阶段国内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